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

·学系简介·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成立于2005年,学科经过50年的潜心建设,经在临床及科研工作上取得了丰硕的已成果。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依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整合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等10所附属医院心内科的临床、科研和教学资源,成为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与高级人才培养的国家级基地。在学科带头人吕树铮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心脏病学系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十一五”期间,学系在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条件平台、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效益,于2007年成为首批心脏病学国家重点学科。本学科拥有一支在国外有一定影响力、在国内享有盛名的医学专家队伍。学系共拥有中高级医疗科研及技术人员401人,其中,教授57人,副教授113人,岁以下教授18人,~50岁教授38人,4041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学术团队。学科带头人吕树铮教授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病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马长生教授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侯任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心脏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学系目前拥有在研课题114项,其中,国家级课题40项(“863”,973”项目1项“,项目1项“十一五”课题主持1项,子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3项,杰出青年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11项(科技部其他课题4项,教育部6项,卫生部1项),地方政府项目58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7项,国际组织资助或国际合作项目2项,共获得科研课题经费6305.97万元。获得科技成果奖18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0项,中华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近6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近2000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80余篇。2010年,获得由吕树铮教授为第一完成人的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研发与推广》“教育部科技《发展一等奖”获得。2010年由马长生教授为第一完成人的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临床研究与推广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系2008年引进长江学者杜杰教授。在教育教学方面,学系2010年获批为省部共建教育部心血管重塑相关疾病重点实验室”此外,“。2010年还被批准为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教育部长江创新团队,“心血管疾病预防、进行诊断、治疗与新型临床培训系统的建立”的研究。学系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突出位置。现有高层次人才23名,其中领军人才5名,学科带头人2名,学科骨干16名。占到最高层次人才的1/4。2008年,学系的2所临床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朝阳医院)心内科第一批获卫生部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北京安贞医院同时获批为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导管消融和植入器械)培训基地以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为国家培养介入人才。学系拥有博士生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58人,承担心血管病学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等多层次心血管学科医学教育。“十一五”期间共培养博士生66人,硕士生185人。培养了众多适合临床工作的具有高临床技术水平的医师。心脏病学系全体领导干部和全体工作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开拓创新的精神、严谨细致的作风,努力实现规划的各项任务与目标,开创心脏病学系学科建设的新局面,为推动学科发展,促进学系和谐建设,实现首都医科大学战略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