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肿瘤心脏病学科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机遇和挑战

作为国际上一门新兴的肿瘤学与心血管病学交叉学科,肿瘤心脏病学(Onco-Cardiology)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心血管疾病与肿瘤共有的危险因素和干预、抗肿瘤治疗导致的心血管并发症、心脏肿瘤及肿瘤合并心血管疾病等。随着抗肿瘤药物研发与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肿瘤综合诊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但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治疗的心脏毒性发生率和致死率也与日俱增。抗肿瘤药物或放射治疗能够直接导致心脏结构功能损伤或间接通过促进高血压介导心肌重构损伤。肿瘤治疗药物本身或者抗肿瘤治疗措施可引起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包炎等心血管损伤,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肿瘤科与心血管科医生的合作,使得肿瘤心脏病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肿瘤治疗导致的心脏毒性的临床实践指南及相关声明也相应出台。2000年,国际上首个肿瘤心脏病专科(Onco-Cardiology Unit)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宣告成立。2009年,国际心脏肿瘤学会(International Cardioncology Society,ICOS)由欧洲癌症中心成立。2012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首次发布了《欧洲化疗放疗及靶向药物所致的心脏毒性临床实践指南》。2016年,欧洲和北美相继出台《2016欧洲心脏病学会癌症治疗与心血管毒性立场声明》和《加拿大心血管学会: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合并症的评估与管理指南》,对抗肿瘤药物治疗出现的心血管毒性与损伤提出了相应诊治和预防操作规范及临床建议,认为及时给予相关的药物预防和干预是减少肿瘤治疗心血管毒性发生和死亡的有效方法。2016年,第一届中国肿瘤心脏病学研究会在辽宁大连召开,山东大学张运院士参与开幕式讲话并对中国肿瘤心脏病学科的发起和拓展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北京大学医学部詹启敏院士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寄语,国际肿瘤心脏病学会主席Susan Dent教授对西方国家开展相关临床及科研工作相关经验进行了现场分享。2018年,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分会在中国肿瘤学大会年会上正式成立,张志仁教授担任首届主任委员,夏云龙、陈佳艺、钟久昌、徐明、刘彤等教授均入选为整合肿瘤心脏病分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陆续成立了肿瘤心脏病学专科,标志着我国肿瘤心脏病学事业迈出了扎实的第一步,正稳步前行中。 肿瘤心脏病学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无论是蒽环类传统型化疗药物引起的心力衰竭,还是新型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导致的重症心肌炎,目前并不清楚其致心脏毒性机制;其次,对于肿瘤引发心肌损伤以及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恶性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世界范围内也才刚刚开始探索其诊疗方法。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已经成为人类发病率最高的两大疾病。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城乡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占全部死亡的4成);第二大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目前国内外对肿瘤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及对抗肿瘤治疗手段如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潜在的心血管毒性往往被不同程度地忽视,早期保护不足;另外,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出现,在原有心血管疾病基础上新发肿瘤成为常见现象;肿瘤分泌的细胞因子等引起的心脏损伤以及心脏原发与继发肿瘤缺乏系统研究,但肿瘤心脏病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重视却逐渐增多,因此宜尽早制定适用于我国患者的肿瘤心脏病检测及防治策略,以期在肿瘤科医生、心脏科医生及其他相关学科医生共同关注下协作、诊治和规范抗肿瘤治疗引起的相关心脏毒性反应。 与传统的化疗方案不同,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具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开创了肿瘤化疗的新领域,但其引起的心脏毒性在临床实践中越来越常见。迄今为止,对靶向抗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远期生存率少有研究。在本期肿瘤心脏病学专题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徐明教授介绍了核酸甲基化在肿瘤治疗导致心血管毒性中的可能作用和机制,他针对核酸甲基化在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核酸甲基化相关药物在实体瘤和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应用以及肿瘤药物的靶器官输送问题作了很好的总结。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心脏病科主任张志仁教授就肿瘤免疫治疗与心血管毒性相关信号机制及治疗进展作了详细讨论。肿瘤与血栓性疾病等心血管疾病存在诸多共同易患因素,肿瘤幸存者的心血管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抗凝药物治疗为血栓性疾病的基石,但由于肿瘤疾病的特殊性,抗凝药物应用于肿瘤患者与普通人群相较具有许多不同之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云龙教授对抗凝药物在肿瘤幸存者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抗肿瘤治疗相关的心脏损伤是一个制约肿瘤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放射治疗是抗肿瘤局部区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个实体肿瘤和早期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中有明确的治疗地位,且很多肿瘤患者往往需要接受靶向药物和放射治疗的联合治疗。目前已知部分靶向药物和胸部放射治疗会引起不同类型的心脏损伤,但是两者联合对心脏的不良反应的影响尚缺乏大宗研究数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佳艺教授就放射治疗和抗肿瘤靶向药物治疗联合的心脏安全性作了深入探讨。最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刘彤教授分别介绍了若干种典型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心脏毒性发生率,包括高血压、左心室功能不全、缺血性心肌病和血栓栓塞事件,并探讨该类药物导致心脏毒性的可能分子机制。上述专家观点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肿瘤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以及促进更加安全的靶向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 近年来,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医疗负担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长。随着肿瘤治疗的进展,患者长期存活率增加,同时长期生存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且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恶性肿瘤患者预后更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具有共同的发病基础,两者的发病均涉及了包括氧化应激和炎症等在内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且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两者具有共同的高危因素如吸烟、肥胖和糖尿病,需要共同目的性干预以预防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在肿瘤的诊疗过程中,都需要心脏科医生和肿瘤科医生的共同参与。本期肿瘤心脏病学专题针对肿瘤心脏病学的现状与发展、抗肿瘤药物与放射治疗的相关心脏毒性机制及应对策略、心血管疾病与恶性肿瘤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等进行了讨论并给予展望。肿瘤心脏病学科作为肿瘤科和心脏科的新兴交叉学科,通过肿瘤专家和心脏病学专家的精诚合作,全面评估治疗效果和潜在风险,对心脏损害进行早期监管和预防,优化恶性肿瘤的治疗,从而将不利于患者预后的因素降到最低,并规范临床实践开展国内大规模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及前瞻性临床研究,基于中国患者的循证医学证据多学科协作制定肿瘤心脏病学诊断防治指南并达成专家共识,对未来的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从而造福更多患者,为精准医疗时代肿瘤心脏病学患者精准医疗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作为国际上一门新兴的肿瘤学与心血管病学交叉学科,肿瘤心脏病学(Onco-Cardiology)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心血管疾病与肿瘤共有的危险因素和干预、抗肿瘤治疗导致的心血管并发症、心脏肿瘤及肿瘤合并心血管疾病等。随着抗肿瘤药物研发与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肿瘤综合诊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但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治疗的心脏毒性发生率和致死率也与日俱增。抗肿瘤药物或放射治疗能够直接导致心脏结构功能损伤或间接通过促进高血压介导心肌重构损伤。肿瘤治疗药物本身或者抗肿瘤治疗措施可引起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包炎等心血管损伤,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肿瘤科与心血管科医生的合作,使得肿瘤心脏病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肿瘤治疗导致的心脏毒性的临床实践指南及相关声明也相应出台。2000年,国际上首个肿瘤心脏病专科(Onco-Cardiology Unit)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宣告成立。2009年,国际心脏肿瘤学会(International Cardioncology Society,ICOS)由欧洲癌症中心成立。2012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首次发布了《欧洲化疗放疗及靶向药物所致的心脏毒性临床实践指南》。2016年,欧洲和北美相继出台《2016欧洲心脏病学会癌症治疗与心血管毒性立场声明》和《加拿大心血管学会: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合并症的评估与管理指南》,对抗肿瘤药物治疗出现的心血管毒性与损伤提出了相应诊治和预防操作规范及临床建议,认为及时给予相关的药物预防和干预是减少肿瘤治疗心血管毒性发生和死亡的有效方法。2016年,第一届中国肿瘤心脏病学研究会在辽宁大连召开,山东大学张运院士参与开幕式讲话并对中国肿瘤心脏病学科的发起和拓展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北京大学医学部詹启敏院士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寄语,国际肿瘤心脏病学会主席Susan Dent教授对西方国家开展相关临床及科研工作相关经验进行了现场分享。2018年,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分会在中国肿瘤学大会年会上正式成立,张志仁教授担任首届主任委员,夏云龙、陈佳艺、钟久昌、徐明、刘彤等教授均入选为整合肿瘤心脏病分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陆续成立了肿瘤心脏病学专科,标志着我国肿瘤心脏病学事业迈出了扎实的第一步,正稳步前行中。肿瘤心脏病学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无论是蒽环类传统型化疗药物引起的心力衰竭,还是新型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导致的重症心肌炎,目前并不清楚其致心脏毒性机制;其次,对于肿瘤引发心肌损伤以及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恶性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世界范围内也才刚刚开始探索其诊疗方法。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已经成为人类发病率最高的两大疾病。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城乡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占全部死亡的4成);第二大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目前国内外对肿瘤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及对抗肿瘤治疗手段如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潜在的心血管毒性往往被不同程度地忽视,早期保护不足;另外,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出现,在原有心血管疾病基础上新发肿瘤成为常见现象;肿瘤分泌的细胞因子等引起的心脏损伤以及心脏原发与继发肿瘤缺乏系统研究,但肿瘤心脏病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重视却逐渐增多,因此宜尽早制定适用于我国患者的肿瘤心脏病检测及防治策略,以期在肿瘤科医生、心脏科医生及其他相关学科医生共同关注下协作、诊治和规范抗肿瘤治疗引起的相关心脏毒性反应。与传统的化疗方案不同,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具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开创了肿瘤化疗的新领域,但其引起的心脏毒性在临床实践中越来越常见。迄今为止,对靶向抗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远期生存率少有研究。在本期肿瘤心脏病学专题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徐明教授介绍了核酸甲基化在肿瘤治疗导致心血管毒性中的可能作用和机制,他针对核酸甲基化在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核酸甲基化相关药物在实体瘤和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应用以及肿瘤药物的靶器官输送问题作了很好的总结。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心脏病科主任张志仁教授就肿瘤免疫治疗与心血管毒性相关信号机制及治疗进展作了详细讨论。肿瘤与血栓性疾病等心血管疾病存在诸多共同易患因素,肿瘤幸存者的心血管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抗凝药物治疗为血栓性疾病的基石,但由于肿瘤疾病的特殊性,抗凝药物应用于肿瘤患者与普通人群相较具有许多不同之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云龙教授对抗凝药物在肿瘤幸存者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抗肿瘤治疗相关的心脏损伤是一个制约肿瘤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放射治疗是抗肿瘤局部区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个实体肿瘤和早期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中有明确的治疗地位,且很多肿瘤患者往往需要接受靶向药物和放射治疗的联合治疗。目前已知部分靶向药物和胸部放射治疗会引起不同类型的心脏损伤,但是两者联合对心脏的不良反应的影响尚缺乏大宗研究数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佳艺教授就放射治疗和抗肿瘤靶向药物治疗联合的心脏安全性作了深入探讨。最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刘彤教授分别介绍了若干种典型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心脏毒性发生率,包括高血压、左心室功能不全、缺血性心肌病和血栓栓塞事件,并探讨该类药物导致心脏毒性的可能分子机制。上述专家观点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肿瘤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以及促进更加安全的靶向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近年来,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医疗负担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长。随着肿瘤治疗的进展,患者长期存活率增加,同时长期生存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且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恶性肿瘤患者预后更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具有共同的发病基础,两者的发病均涉及了包括氧化应激和炎症等在内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且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两者具有共同的高危因素如吸烟、肥胖和糖尿病,需要共同目的性干预以预防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在肿瘤的诊疗过程中,都需要心脏科医生和肿瘤科医生的共同参与。本期肿瘤心脏病学专题针对肿瘤心脏病学的现状与发展、抗肿瘤药物与放射治疗的相关心脏毒性机制及应对策略、心血管疾病与恶性肿瘤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等进行了讨论并给予展望。肿瘤心脏病学科作为肿瘤科和心脏科的新兴交叉学科,通过肿瘤专家和心脏病学专家的精诚合作,全面评估治疗效果和潜在风险,对心脏损害进行早期监管和预防,优化恶性肿瘤的治疗,从而将不利于患者预后的因素降到最低,并规范临床实践开展国内大规模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及前瞻性临床研究,基于中国患者的循证医学证据多学科协作制定肿瘤心脏病学诊断防治指南并达成专家共识,对未来的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从而造福更多患者,为精准医疗时代肿瘤心脏病学患者精准医疗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