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内皮微颗粒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内皮细胞是指附着于血管内表层的细胞,是位于血管和组织液之间的单层细胞,具有保护血管内膜的作用,同时能够参与机体的免疫活动,具有吞噬异物、细菌、坏死和衰老组织的功能。内皮细胞在受到生理环境条件改变后被激活或凋亡,从内皮细胞中释放出来的具有抗原特性的囊泡状微小颗粒—内皮微颗粒(Endothelial microparficles,EMPs),它的直径通常<0.1μm。根据内皮微颗粒表面携带的母本内皮细胞的特异性黏附分子不同又将内皮微颗粒分为不同的表型,这些黏附的分子有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CD310)、整合素αV(CD51)、ICAM-1(CD54)、E-选择素(CD62E)等。近些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内皮微颗粒被认为是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新标志物,并被认为在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冠心病、川崎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在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体内不同表型的内皮微颗粒的水平有所增加。本文就CD62E内皮微颗粒的形成及与相关疾病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

1 CD62E内皮微粒的形成

内皮细胞正常代谢过程表现为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Membrane phosphatidylserine,PS)的暴露和内皮微粒的连续脱落,其使衰老的细胞得以恢复并维持组织稳态。PS是从几乎所有真核细胞的发芽质膜中经过刺激或凋亡释放出来的片段,可能是对压力的一种广泛的初始反应。PS释放依赖于包括半胱氨酸蛋白酶在内的细胞骨架降解途径,需要Ca2+的持续内流促使细胞内的K+和Cl-外排,同时可能受到线粒体通透性变化的调节。血管中内皮细胞在受到不同刺激时产生不同的内皮细胞微粒表型[1]。细胞的凋亡也是细胞的正常代谢过程,是细胞的良性死亡途径,凋亡的过程包括细胞皱缩,细胞质边集,细胞核DNA的降解,细胞凋亡与蛋白激酶有关[2]。虽然细胞的活化和凋亡都可以促使CD62E内皮微粒的形成,但作用机理不尽相同。关于内皮微颗粒的研究通过表面分子及内部的核酸物质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能反映内皮细胞激活、增殖及凋亡的平衡状态。

2 CD62E内皮微颗粒与各种疾病之间的关系

2.1 CD62E内皮微颗粒与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作为一种以肺部慢性炎症为主的持续性呼吸系统受限的肺部疾病,其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损伤的肺组织内皮细胞与COPD病程进展紧密相关,在外周血中的内皮微颗粒含量的变化对不同程度COPD具有一定预警作用[3]。Singh N等研究表明,CD62E内皮微颗粒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升高[4]。Kosmider B和Messier EM等研究认为,吸烟是诱发COPD的重要因素,烟草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可以导致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活化,继而引起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释放EMPs[5]。刘娜和闫卫利在研究中表明,CD62E在受到炎症刺激后,导致白细胞数量增多,同时也反映了感染炎症的程度,CD62E在相应细胞的静止状态下有一定水平的表达,但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可发生一定幅度的波动。EMPs与COPD稳定期、急性加重期、肺功能损伤的关系,与戒烟对照组相比,COPD稳定期患者CD62E水平显著升高;COPD加重期患者CD62E水平显著高于非频繁发作的COPD稳定期患者,表明CD62E的水平反映了内皮细胞炎症的进展[6]。

2.2 CD62E内皮微颗粒与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因之一,因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不困难,但是目前尚缺乏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情况预估的医学方法,因此寻找一种通过检测的方法来评估疾病的进展程度是脑血管病面临的一大问题。

高血压作为发病率较高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微颗粒浓度明显增高,且其浓度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性,这表明高血压内皮损伤与循环中EMP水平升高密切相关[7]。袁志俊等在对脑白质疏松合并高血压的研究中,通过对院内血压正常、轻中重度高血压及血压控制达标的五组研究对象,进行了外周血内皮微颗粒CD144、CD62E表达百分率测定,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CD62E的含量较其血压正常组和血压控制达标组高,且其含量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表明外周血内皮细胞微粒CD62E可作为脑白质疏松伴高血压患者早期预测和治疗的特异性指标[8]。

张亮在进行脑梗死急性期患者CD62E+内皮微粒水平的研究中,通过对在院的急性期脑梗患者体内CD62E+内皮微粒的测定水平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标本的检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内皮细胞微颗粒CD62E水平存在相关性,且内皮微颗粒CD62E对疾病的复发风险有预测作用,内皮微颗粒CD62E指标作为反映脑梗死疾病严重程度、预后及预测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参考标准,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潜能[9]。仉红刚教授课题组于2014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CD62E内皮微颗粒是监测高血压伴高血脂的重要内皮损伤相关指标;CD62E内皮微颗粒为伴高血脂的高血压患者病理生理过程监测提供了新的切入点[10]。余家玉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组较正常组的体内CD62E内皮微颗粒明显增高[11]。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中呈现显著升高,且其数量与脑梗死严重程度、梗死面积及预后等均有明显相关性,且与其他EMP表型相比,其与脑梗死的关系更为密切,更能反映脑梗死的临床情况,更具有临床潜在应用价值[12]。